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打着网贷逾期的旗号骗取钱财,是真的催收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你有没有接到过这样的电话?
“您好,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再不还款将面临起诉、列入征信黑名单,甚至影响子女上学!”
语气严厉、信息精准,连你借了多少钱、哪天借的都说得一清二楚。
你一紧张,赶紧问怎么处理,对方立马“贴心”地告诉你:“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只要把欠款打到指定账户,我们马上帮你撤销记录。”

听起来很“专业”吧?但这很可能不是催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诈骗

近年来,随着网络借贷的普及,网贷逾期问题日益突出,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机“借题发挥”,打着“网贷逾期”的旗号实施诈骗,专挑那些心急如焚、急于修复信用的人下手,他们利用受害人害怕被起诉、担心征信受损的心理,一步步诱导转账,最终实现非法牟利。

这类骗局长什么样?

  1. 冒充正规平台客服或法务人员
    骗子往往使用虚拟号码拨打,自称是某知名网贷平台的“风控部门”“法务专员”或“第三方催收公司”,报出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等真实信息,让你信以为真。

  2. 制造恐慌情绪
    他们会用“法院传票已发出”“征信永久拉黑”“家人将被通知”等话术制造紧张氛围,让你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

  3. 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或“代偿账户”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他们不会让你通过官方渠道还款,而是要求你把钱转到某个私人账户、扫码支付,甚至下载指定APP进行“资金验证”。

  4. 伪造文件增强可信度
    有些骗子还会发来伪造的“立案通知书”“执行裁定书”或“征信报告”,图文并茂,极具迷惑性。

真正的贷款机构不会通过私人账户收款,更不会要求你转账到“安全账户”来“消除逾期”

为什么他们能掌握你的真实信息?

这正是骗局最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方。
你的个人信息很可能已经在某些数据泄露事件中被贩卖,黑产链条上,有专门倒卖公民信息的“料商”,他们会把姓名、身份证、手机号、借款记录打包出售,骗子买来后,精准“投放”诈骗,命中率极高。

但这不代表你真的逾期了。信息真实 ≠ 债务真实
你可能只是被“误伤”,或者曾经申请过但未放款,又或者平台早已结清,却被骗子拿来当“工具”。

如何识别真假催收?

  • 看渠道:正规催收一般通过官方APP消息、短信或备案电话联系,不会用私人微信、QQ或陌生号码。
  • 看话术:不会威胁恐吓、不会诱导转账、不会索要验证码或银行卡密码。
  • 看收款方式:所有还款必须通过平台官方通道,绝不接受私人账户、二维码或“代偿服务”。
  • 查证核实:接到催收电话,第一时间登录你借款平台的官方APP,查看还款状态,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

最简单的一招:凡是让你转账到非官方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建议参考:

如果你接到类似电话,千万别慌,更别急着转账

  1. 挂断电话,不要透露任何验证码或银行卡信息;
  2. 登录你借款平台的官方APP,查看实际还款状态;
  3. 拨打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4. 如确认是诈骗,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通话记录、短信、转账凭证等证据;
  5. 建议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查询),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保持冷静,是避免被骗的第一道防线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打着网贷逾期的旗号骗取钱财,本质是利用恐惧心理实施的精准诈骗
它披着“合规催收”的外衣,却干着违法敛财的勾当。
面对这类骗局,我们既要提高警惕,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真正的债务不会通过恐吓和私下转账解决,真正的平台更不会让你把钱转给“个人”
当你感到不安时,不妨先深呼吸,登录官方渠道查一查,打个客服电话问一问——多一步核实,少一场损失。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冷静,是你最强大的反诈盾牌

打着网贷逾期的旗号骗取钱财,是真的催收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88874.html

打着网贷逾期的旗号骗取钱财,是真的催收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的相关文章

帮你解决债务逾期的承诺是救命稻草,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帮你解决债务逾期的承诺救命稻草,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近年来,随经济环境波动和个人消费习惯变化,"债务逾期"成了许多人痛点,络上涌现大量称"帮你解决债务逾期"机构,宣称能"减免利息""停停诉""债务重组",甚至承诺"不成功不费",这些诱人背后,究竟雪中送炭专业服务,还是合法外衣新型骗局? 债务逾期骗局的常见套路...

债务逾期法务咨询是救命稻草,还是精心设计的新骗局?

债务逾期法务咨询救命稻草,还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原创文章:当"法务援助"披上羊皮——揭开债务逾期咨询背后隐秘陷阱 "王女士信用卡逾期3个月后,接到一通自称‘法务专员’电话,对方承诺只需支付3000元‘服务费’,就能帮她免除罚息、停止催收,然而转账后,对方却人间蒸发。"这样案例在2023年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报告中高频出现——债务逾期法务咨...

打着算命的旗号怎么判

一、打着算命的旗号怎么判 1.诈金额超过三千到一万元称为“数额较大”,将面临三年以下或拘留,可能会被罚款; 2.如果骗取金额超过三万到十万元则属于“数额巨大”,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徒刑,同样可能被罚款; 3.如果骗取金额超过五十万元就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将面临十年以上有徒刑甚...

以谈恋爱为目的骗取钱财,从事不正当职业怎么处罚

一、以谈恋爱为目的骗取钱财,从事不正当职业怎么处罚 以谈恋爱为目的骗取钱财,可能构成诈罪。诈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行为。 判断否构成此罪,关键在于否存在欺行为以及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故意。至于从事不正当职业,需视具体职业类型...

套路贷是什么意思?你以为的借款,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套路贷是什么意思?你以为借款,可能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

套路到底什么意思? “套路”这个词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新闻中,但很多人依然对它具体含义感到模糊。套路贷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他人物为目,通过置一系列“套路”手段诱或强迫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并最终达到侵占房产、车辆或其他产目的的违法行为。 它表面上看起来像普通民间借,实际上却合法...

突然接到帮你处理债务电话,雪中送炭还是精心骗局

不少友反映接到自称"债务处理专家"陌生电话,声称能"快速减免债务""停息挂账",甚至承诺"不成功不费",面对这类突如其来"援助",许多人既动又疑惑:这些主动上门债务处理服务,究竟救命稻草,还是新型诈陷阱? 警惕"债务处理"电话三大典型特征 话术制造焦虑: 对方会准说...

债务逾期重组救命稻草?还是精心包装骗局

"老师,我到短信说可以帮我重组债务,逾期记录也能消除,这靠谱吗?"不少深陷债务危机朋友都到类似信息。看似专业债务重组方案背后,可能暗藏精心设计的金融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类"债务重组服务"层层伪装。一、骗局的完美伪装术某地经侦部门近破获案件显示...

号骗取钱财是什么罪

一、盗号骗取钱财是什么罪 该行为被视为虚拟产。 对于盗他人私人或公共案件,若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或具备多次盗窃、在住所实施盗窃、持有凶器进行盗窃以及扒窃等情节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徒刑、拘役或以及附加罚金严厉惩罚;情节更为严重者,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