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但车是用贷款买的,这车还能保住吗?
最近有个朋友急匆匆地来找我,一坐下就叹气:“哥,我这网贷逾期快半年了,当初为了应急借了几笔,结果利滚利,现在越欠越多,更糟的是,那会儿急着用车,还用网贷平台‘信用购车’买了辆SUV,现在不仅还不上钱,平台天天催收,还威胁要把车拖走……你说,这车我还能留得住吗?”
说实话,这种问题现在太常见了,很多人在资金紧张时,会选择“以贷养贷”或通过网贷平台提供的“信用购车”“先用后付”等方式买车,觉得方便快捷,但一旦收入不稳定或突发变故,就容易陷入逾期泥潭。那么问题来了:网贷逾期,车是用这笔贷款买的,这车到底该怎么办?会被强制收回吗?有没有补救办法?
咱们一步步来拆解。
首先得搞清楚一点:你名下的这辆车,到底是谁的资产?
如果是你通过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贷款买车,车辆虽然登记在你名下,但通常会设置“抵押登记”,也就是说,在你还清贷款前,车辆的所有权其实是受限的,而如果你是通过某些网贷平台的“购车分期”或“信用购车”服务买车,情况就更复杂了——有些平台会在合同里明确约定“车辆所有权保留至还清全款”,也就是说,在你还完钱之前,这车名义上还是平台的。
这就意味着,一旦你逾期,平台有权依据合同约定收回车辆,甚至不经通知直接拖车。这不是吓唬人,而是真有法律依据和操作空间的。
那是不是说,只要逾期,车就铁定保不住了?
也不完全是。
关键要看几个因素:
合同条款是否合法有效
有些平台在合同里写得模模糊糊,逾期即有权收回车辆”,但没有明确告知用户车辆所有权归属,这种条款可能被认定为“格式条款无效”,尤其是在你已经支付了大部分购车款的情况下,法院更倾向于保护消费者的合理权益。是否构成“根本违约”
如果你只是逾期一两个月,且有还款意愿,主动沟通协商,平台通常不会立刻收车,但如果长期失联、拒不还款,那就很可能被认定为恶意违约,平台有权启动回收程序。车辆是否已上牌并登记在你名下
一旦车辆完成上牌、登记在你个人名下,并且你实际占有使用,即便合同写明“所有权保留”,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也可能认定你已取得车辆的实际所有权,平台只能通过诉讼追偿债务,而不能擅自拖车。催收手段是否合法
这里要特别提醒:即便你逾期了,平台也不能暴力拖车、砸门、恐吓家人。这些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你可以录音、录像保留证据,向公安机关或银保监会投诉。
那现在车还在你手里,但网贷逾期了,该怎么办?
建议参考:
- 第一步:别慌,先看合同。找出当初签的购车协议和贷款合同,重点看“所有权归属”“逾期处理方式”“违约责任”这几条。
- 第二步:主动联系平台。别等催收电话打爆,主动说明情况,表达还款意愿,争取分期、延期或减免部分利息。
- 第三步:如果平台态度强硬,考虑协商或调解。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避免事态升级。
- 第四步:如已被拖车,立即报警并起诉。如果车辆被强行拖走且未通知,这涉嫌侵犯财产权,可报警处理,并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返还车辆或赔偿损失。
- 第五步:长远来看,理性借贷,避免以贷养贷。网贷不是救命稻草,而是高息陷阱,一旦失控,损失的不仅是钱,还有信用和生活质量。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这就是“所有权保留”条款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说明抵押物的转让和所有权问题需以合同为准。《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逾期属于违约,但平台也必须依法追责,不能越界。《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人员,不得采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手段。”
——明确禁止暴力催收。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和无知。车是用贷款买的,不代表平台可以随意拖走,关键在于合同约定、实际履行情况以及平台的催收手段是否合法。如果你还在正常使用车辆,且愿意积极沟通还款,完全有机会保住这辆车。但前提是——别失联、别沉默、别等到被拖车才后悔。
法律保护的是理性面对问题的人,而不是被动承受的人。面对网贷逾期,与其焦虑,不如行动,车可以保住,信用也可以修复,但前提是——你得先站出来,为自己争取一次翻盘的机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