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铺面首付是多少?这个问题90%的人都搞错了!
你是不是也正在为投资一间铺面而纠结?看着街边人来人往的商铺,心里盘算着:“如果我也能拥有一间,坐收租金,岂不是稳稳的被动收入?”想法很美好,但一问到“买铺面首付是多少”,很多人就开始犯迷糊了,有人说是30%,有人说是50%,还有人说要看地段、看银行、看运气……那到底真相如何?
咱们不绕弯子,直接从法律、金融、实操三个维度,把“买铺面首付”这个问题给你掰扯清楚。
买铺面首付,真不是统一标准!
很多人习惯性地拿“买住宅首付30%”去套商铺,这是个致命误区,商铺属于商业性质房产,和住宅在政策、贷款、评估上完全是两套体系。
根据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的银行规定,购买商铺的首付比例通常在50%左右,部分城市甚至高达60%,比如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非本地户籍或名下已有商业房产的买家,首付比例可能直接上浮至60%,而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政策稍宽松,但一般也不会低于40%。
为什么这么高?因为银行认为商铺属于投资性资产,风险高于自住住宅,所以贷款审批更严,首付要求更高。
影响首付的三大关键因素
别以为首付只是一个数字,它背后藏着三个“隐形开关”:
房产性质:是纯商业用地?还是商住两用?产权年限是40年、50年还是70年?这些都会影响银行的评估价和贷款成数。产权越清晰、用途越明确,首付可能越低。
贷款人资质:你的征信记录、收入证明、名下负债情况,银行都会综合评估,如果你月收入稳定、征信良好,哪怕买的是商铺,也有可能争取到更低的首付比例或更优的贷款利率。
商铺本身条件:位置是否临街?是否有稳定租客?是否属于热门商圈?银行在评估时会请第三方机构做估值,估值越高,贷款额度越大,首付压力就越小,反之,如果商铺位置偏、空置率高,银行可能直接拒贷。
真实案例告诉你:首付不是死数!
我有个客户去年想在成都春熙路附近买个小铺面,总价300万,他以为首付100万就够了(按33%算),结果银行评估后只给贷了120万,意味着他得准备180万的首付!整整高出预期80万。
为什么?因为那间铺面虽然地段好,但产权复杂,楼上是公寓,消防通道共用,银行认为存在经营风险,所以压低了贷款成数。
后来我们帮他重新梳理了产权资料,补充了长期租赁合同和租金流水,最终争取到150万贷款,首付降到150万——虽然还是高,但至少在可承受范围内。
这个案例说明:买铺面首付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优化材料、选择银行、合理规划来“谈”出来的。
还有哪些隐藏成本?别只盯着首付!
很多人只关心“首付多少”,却忽略了其他大额支出:
- 契税:商铺契税通常是3%-5%,比住宅高;
- 维修基金:虽然商铺一般不强制交,但有些开发商会收;
- 中介费:买卖双方各付1%-2%;
- 评估费、抵押登记费、律师费等杂项加起来也不少。
这些加起来,可能相当于再付10%的“隐形首付”,千万别只准备50%的钱就冲进去,否则交完首付,连装修的钱都没了。
✅ 建议参考:这样准备最稳妥
- 至少准备总价的50%-60%作为首付资金,一线城市建议按60%准备;
- 提前查征信、优化负债结构,提高贷款通过率;
- 优先选择产权清晰、有稳定租约的现铺;
- 多对比几家银行,有些城商行对商铺贷款更友好;
- 预留至少10%的资金应对税费和杂费。
📚 相关法条参考
-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等条件。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16〕26号):明确商业用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
- 《贷款通则》第十七条: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项目可行性等进行审查。
虽然这些法条没有直接写“商铺首付50%”,但银发〔2016〕26号文是目前银行执行商铺贷款政策的核心依据,具有实际约束力。
买铺面首付是多少?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底线思维,别再用住宅的逻辑去套商铺,50%只是起点,60%也不稀奇,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只问“要付多少”,而是会问“怎么少付一点”。
提前规划、了解政策、选对商铺、谈好贷款,每一步都能帮你省下几十万真金白银。投资商铺,拼的不是胆量,而是专业和细节。
下次有人问你“买铺面首付是多少”,你可以自信地回答:“看情况,但我已经准备好了。”
买铺面首付是多少?这个问题90%的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