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手续费是多少?这笔隐形费用你真的了解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急着取钱,看到路边一台ATM机,赶紧插卡操作,结果钱刚拿到手,手机就弹出一条短信:“手续费5元”,那一刻,你可能只是皱了皱眉,心想“就5块钱,算了”,但你有没有算过,一年下来,因为跨行取款、异地取款,你默默交了多少“ATM机手续费”?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积少成多,其实已经悄悄“吃掉”了你不少收入。
ATM机手续费是多少?我们就来揭开这层“隐形收费”的面纱,帮你搞清楚每一分钱都花得值不值。
ATM机手续费,到底谁在收?
很多人以为,ATM机手续费是银行“统一规定”的,其实不然,这笔费用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 发卡行收费(也就是你银行卡所属的银行)
- 机具所属行收费(也就是你正在使用的ATM机所属银行)
举个例子:你拿着A银行的卡,去B银行的ATM机上取钱,A银行可能会因为你“跨行取款”而收你一笔服务费,同时B银行作为机具提供方,也可能收取“代理服务费”。两项叠加,手续费可能翻倍。
现实中大多数情况下,银行只会收取其中一项,通常是发卡行收费,而机具行是否收费,取决于其运营策略。
手续费具体收多少?标准是这样定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相关规定,ATM机手续费并没有全国统一的硬性标准,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定价,但普遍的收费标准如下:
- 同城跨行取款:每笔3–5元
- 异地跨行取款:每笔5–10元,部分银行按金额比例收取(如0.5%+固定费)
- 本行ATM取款:大多数银行免手续费(部分村镇银行或地方性银行除外)
- 境外ATM取款:手续费更高,通常为取款金额的1% + 固定费用(如12元/笔),外加汇率转换费
重点提醒:很多银行对金卡、白金卡、私行客户提供“每月前几笔跨行取款免手续费”的优惠,如果你是普通卡用户,却频繁跨行取现,这笔费用完全可以避免。
为什么银行要收这笔钱?
你可能会问:我卡里有钱,取自己的钱为什么还要交钱?
ATM机手续费本质上是“服务费”,而非“取款许可费”,银行铺设ATM机、维护系统、保障资金安全,都需要成本,当你使用非本行设备时,相当于“借用”了另一家银行的服务资源,因此产生费用。
但关键在于——这笔费用是否透明?是否合理?
根据《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银行必须在营业网点、官网、手机app等渠道明示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如果你从未看到过相关提示,那银行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到位的问题。
如何避免被“手续费刺客”偷袭?
别急,教你几招实用避坑技巧:
- 优先使用本行ATM:这是最直接的省钱方式。
- 关注银行卡等级权益:升级到金卡以上,往往能享受每月3–5笔免费跨行取款。
- 用手机银行预约取现:部分银行支持“无卡取款”,不仅能避免吞卡风险,有时还能减免手续费。
- 选择支持“银联跨行免手续费”的银行:比如部分城商行、农商行与银联合作,推出区域性优惠。
- 养成记账习惯:定期查看短信或账单,留意是否有“小额手续费”频繁扣款。
省下的手续费,就是你多赚的钱。
建议参考:如何合理规划现金需求?
与其每次取钱都“被动缴费”,不如主动规划:
- 日常消费尽量使用移动支付,减少现金依赖。
- 如需大额现金,提前在本行网点预约,避免临时找ATM。
- 出差或旅游前,携带适量现金,避免在异地频繁取款。
- 定期检查银行卡权益,选择更适合你使用习惯的卡种。
真正的理财,不在于赚多少,而在于少花多少不该花的钱。
相关法条参考: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应当按规定进行服务价格信息披露,明示收费项目、标准、依据等内容。
第十三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由商业银行自主制定,但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信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
鼓励银行减免小额、便民类服务收费,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
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ATM机手续费是多少?答案不是固定的,而是因银行、地区、卡种、取款方式而异,但无论收多少,关键在于你是否知情、是否自愿、是否值得。
每一笔手续费背后,都是你对金融规则的理解程度,掌握信息,才能掌握主动权。
下次再站在ATM机前,别急着插卡,先问问自己:这笔手续费,我能省吗?
省钱,从一张银行卡开始;理财,从一次取款开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