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账户管理费多少?这笔隐形支出你真的了解吗?
你有没有发现,每个月工资刚到账,银行卡余额还没焐热,就莫名其妙少了几十块?打开账单一看,原来是“账户管理费”,很多人一脸懵:“我卡里有钱,怎么还要收费?”更离谱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收了这笔钱,甚至连续多年被默默扣款,连投诉都无从下手。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藏在银行服务背后的“小秘密”——银行账户管理费到底多少?谁该交?能不能免?
账户管理费,到底是个啥?
账户管理费是银行为维护你名下的储蓄账户而收取的服务费用,听起来好像合情合理,毕竟银行要提供系统、客服、网点支持,总不能白干,但问题来了——这项费用合理吗?标准是多少?是不是所有人都要交?
答案是:不一定。
根据国内主流银行的公开收费政策,账户管理费通常为每季度3元到10元不等,也就是一年大概12元到40元。
- 工商银行:小额账户管理费为每季度3元(针对日均余额低于300元的账户);
- 建设银行:对日均余额不足500元的个人活期账户,收取每季度3元;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也有类似规定,标准大同小异。
但注意!这些费用只针对“小额账户”或“非活跃账户”,如果你的账户日均余额高于银行设定的门槛(比如300元、500元),或者你办理的是“免管理费”的专属卡种(如工资卡、学生卡、VIP卡),这笔钱其实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为什么你没注意到这笔钱?
原因很简单:扣得悄无声息,通知得模模糊糊。
银行通常不会在扣款前单独发短信提醒“即将收取账户管理费”,而是直接从账户余额中扣除,很多人账户余额本来就不高,扣完之后余额为零,甚至变成负数,结果下次取钱才发现“怎么欠钱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很多老年人或不常查账的用户,几年都不知道这笔钱被扣了,等发现时已经累计扣了上百元,这不是小数目,尤其对低收入群体来说,这笔“隐形消费”完全不该存在。
哪些账户可以免管理费?
好消息是,国家早就出手规范了这类收费,2017年,发改委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对一个客户在同一家银行开立的唯一账户免收账户管理费和年费。
也就是说:
✅只要你主动申请,每家银行都可以为你免除一个账户的管理费和年费。
操作也很简单: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去任意网点柜台说“我要申请免收账户管理费”,银行必须办理,现在很多银行也支持在手机银行APP里自助申请,路径一般是“账户管理”→“费用减免”→“申请免年费和管理费”。
重点提醒:这个优惠不会自动生效,必须你主动申请!很多人以为“我只有一张卡,肯定免了”,结果发现还在被扣——就是因为没走申请流程。
建议参考:三步帮你省下“冤枉钱”
- 自查账户:打开手机银行,查看最近一年的“交易明细”,搜索“账户管理费”或“小额账户 fee”,看看有没有被扣款记录。
- 申请减免:选择你最常用的一张卡,向银行申请“免收账户管理费和年费”,每家银行可免一个。
- 定期清理:如果你有多个闲置账户,建议注销不用的卡,避免因余额不足被持续扣费,也降低信息泄露风险。
相关法条依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银监会关于取消和暂停商业银行部分基础金融服务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7〕1250号)明确规定:
“各商业银行应通过网点或电子渠道等方式,向客户免费提供已签约开通的本行个人储蓄账户或信用卡账户36个月内(含)的对账单。
对于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
这条规定从2017年8月1日起执行,至今仍然有效。
“银行账户管理费多少”看似是个小问题,背后却关系到每个人的金融权益,每年十几到几十元,看起来不多,但积少成多,更重要的是——这是你本可以合法避免的支出。
别再让银行悄悄从你口袋里拿钱了。花5分钟申请一次减免,就能一劳永逸地告别这笔“隐形账单”。权利不会自动到来,只有主动争取,才能真正守护自己的每一分钱。
从今天起,查一查你的账户,打一个电话,或跑一趟银行,把属于你的“免费账户”拿回来。省钱,有时候真的只需要一个动作。
银行账户管理费多少?这笔隐形支出你真的了解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