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什么费用是多少?这笔账你真的算清楚了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去银行办个卡、转个账,结果莫名其妙被扣了几块钱,回头一查账单才发现“小额账户管理费”“跨行手续费”“短信提醒费”……名目五花八门,可这些费用到底合不合理?银行要什么费用是多少?普通人真的有知情权吗?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关乎每个人“钱包自由”的话题。
先说一个最扎心的现实:银行不是做慈善的,它们每一项服务背后,几乎都藏着“隐形收费”。你以为存钱进去就万事大吉?错!钱放得少,可能收“账户管理费”;转个账跨个行,立马扣“手续费”;想收个余额变动短信?不好意思,每月2元“信息服务费”自动扣走。
那到底银行常见的收费项目有哪些?我们一个个来看:
账户管理费:如果你的银行卡日均余额低于一定标准(比如300元或500元),银行就会每月收取3-5元不等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很多中老年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费,一扣就是好几年。
跨行转账手续费:通过ATM跨行转账,一般每笔收2-5元;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跨行汇款,部分银行免费,但有些仍按金额阶梯收费,比如5000元以下收5元,5000-1万收10元。
年费:每张借记卡每年收10元年费,但很多人不知道——你名下的第一张借记卡是可以申请免年费的!这是银监会明文规定的,但银行不会主动告诉你。
短信提醒费:每月2-3元,看起来不多,一年就是24-36元,现在大多数银行APP都能推送消息,这钱其实完全可以省。
挂失补卡费:银行卡丢了,挂失+补卡,通常要收10-50元不等,具体看银行规定。
境外交易手续费:出国刷银联卡,银行可能收1%-2%的货币转换费,甚至加上固定手续费,这笔钱往往被忽略。
更关键的是,这些费用很多是“默认开通、自动扣款”,客户根本没签过字,甚至没看到过完整的收费说明,你说气不气?
我曾经代理过一个案子:一位退休教师,三年被扣了200多元小额账户管理费,她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我们调取了开户资料,发现银行根本没有明确告知这项收费,最后通过投诉银保监会,银行全额退还并道歉。
银行要什么费用是多少,不能光听柜员一句话,也不能只看宣传单页,你得主动问、仔细查、敢于争。
✅ 建议参考:如何聪明应对银行收费?
- 每年主动申请免年费: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去柜台或拨打客服,说“我要申请免借记卡年费”,这是你的合法权利。
- 保持账户余额:避免小额账户管理费,建议卡里至少留500元以上。
- 关闭不必要的短信服务:改用手机银行APP接收通知,既安全又省钱。
- 优先使用本行服务:跨行转账尽量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很多银行对手机渠道实行免费政策。
- 定期查账单:每月花两分钟看一眼银行扣款明细,发现不明收费立刻投诉。
📚 相关法条依据: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当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服务项目,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项目,应制定明确的服务内容、价格标准,并予以公示。”第十一条规定:
“商业银行应当向客户明码标价,在提供服务前明确告知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银保监会相关规定:
“对于客户唯一账户或符合条件的账户,应免除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
银行要什么费用是多少,从来不是“随便收”的问题,而是“知不知情、合不合规”的问题。
每一笔扣款背后,都应有清晰的依据和充分的告知,我们不是要抵制银行收费,而是要争取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对待。
别再让那些“默认扣费”悄悄掏空你的钱包,从今天起,学会看账单、问清楚、敢维权,你才是自己财务的真正主人。
钱虽不多,但尊严无价。
银行要什么费用是多少?这笔账你真的算清楚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