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带走家产怎么办
"假"是指夫妻双方为了逃避法律限制或实现其他目的,而虚假办理离婚手续,但实际上并没有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在假离婚过程中,一方当事人若恶意转移夫妻共有财产,则会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那么,当一方在假离婚后带走家产,另一方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1. 认定假离婚
要确定是否存在假离婚,需要从以下证据入手:
夫妻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前后的行为举止,是否仍如婚姻期间的夫妻关系。
夫妻双方是否有继续共同生活的计划或意愿,如居住在一起、抚养子女等。
离婚协议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是否存在明显不公平的条款。
2. 财产转移的效力
假离婚后,一方当事人恶意转移夫妻共有财产的行为,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提讼,请求确认该财产转移无效,并返还财产。
3. 侵权责任
一方当事人在假离婚后擅自转移夫妻共有财产,不仅是一种违约行为,也可能构成侵权。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之诉,要求损失。
应对措施
1. 收集证据
在怀疑假离婚的情况下,要及时收集证据,如夫妻双方在外共同居住、抚养子女、办理业务时的记录等。
2. 申请财产保全
在起诉之前,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冻结对方转移财产的账户或查封其房产等。
3. 及时起诉
发现假离婚后转移财产的情况,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要点
1.举证责任
主张假离婚并请求返还财产的一方,负有举证责任。
2. 时效限制
假离婚后转移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财产转移之日起计算。
3. 律师协助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
假离婚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损害了另一方的合法权益。若发生假离婚后一方转移财产的情况,另一方应及时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假离婚转移财产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