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债权?一文讲清你口袋里看不见的‘钱’
朋友借了你500块说下周还,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微信消息已读不回,电话不接,你心里憋屈又无奈?这时候你可能没意识到——你手上其实握着一个法律武器:债权。
那到底什么是债权?别被这个词吓到,它听起来很专业,但其实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债权就是你有权让别人还你东西(通常是钱)的法律凭证,你是债权人,对方是债务人,只要对方欠你,哪怕没打借条,只要能证明这笔钱确实存在,你就拥有债权。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你帮同事垫付了团建费800元,他说“回头转你”,结果拖了半年,这时候你不是“讨债的”,你是在行使你的债权!哪怕只是微信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都能成为你主张权利的证据。债权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它是你应得权益的法律表达。
再复杂一点的情况呢?比如你买房签了合同付了定金,开发商烂尾跑路了——别慌,你对开发商依然有债权,可以依法申报、参与清算,甚至通过诉讼追回损失。债权的本质,就是法律赋予你“追回应得”的底气。
很多人以为只有签合同才算债权,其实不然,口头约定、微信记录、录音、发票、甚至水电费欠缴,都可能构成债权关系,关键在于:你能证明“他确实欠你”,你有权要回来”。
所以啊,别小看“债权”这两个字,它不是律师嘴里冷冰冰的术语,而是普通人维护自己利益最实用的工具。记住一句话:有债就有权,有权就要敢用。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欠款问题,先别急着撕破脸,试试这几步:
✅ 第一步:整理证据(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录音等)
✅ 第二步:友好沟通,明确还款时间(留下文字记录)
✅ 第三步:若无效,发一份正式《催款函》(可找律师代写,成本低但震慑力强)
✅ 第四步:超过3个月不还?果断起诉!诉讼时效是3年,别让债权过期作废!
相关法条(划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8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595条:借款合同成立可口头或书面,只要有证据即可主张权利。
📌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小编总结:
债权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律术语,而是你日常生活中最该懂的“护钱符”。
不管是朋友欠钱、商家违约,还是企业拖欠工资,你都有权依法主张,别怕麻烦,别不好意思,你的债权,值得被认真对待,下次再有人说“我有钱就还”,你可以笑着回一句:“行,那我先保留我的债权哈。”——这才是成年人最体面的维权方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