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和银行卡逾期一样吗?这5个区别你必须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这时候有的人会选择申请网贷,有的则会使用信用卡或银行贷款,但无论哪种方式,一旦出现还款困难,就会面临“逾期”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网贷逾期和银行卡逾期一样吗?
其实不然,虽然两者都会影响个人信用,但从法律性质、后果严重性、催收方式等多个方面来看,它们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区别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聊聊。
定义不同:一个来自民间借贷,一个来自金融机构
网贷逾期指的是通过网络平台(如支付宝借呗、微粒贷、360借条等)借款后未能按时归还的行为,这类平台多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或小贷公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银行。
银行卡逾期通常是指信用卡或银行贷款未按期还款,这类债务属于正规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受到国家银保监会严格监管。
从源头上看,银行卡逾期涉及的是正规金融机构的债务,而网贷则更多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因此在处理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征信影响:银行卡逾期更直接更严重
我们都知道,个人征信记录对我们今后的贷款、买房、购车等都有重大影响。
- 银行卡逾期:比如信用卡逾期超过一个月,就会上报到央行征信系统,直接影响征信报告。
- 网贷逾期:并非所有网贷平台都会接入央行征信,有些只接入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如百行征信),对征信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有可能影响你未来的贷款审批。
如果你担心征信问题,银行卡逾期的影响远大于普通网贷逾期。
催收方式:网贷催收更灵活,银行催收更正式
当借款人逾期后,不同平台会有不同的催收方式:
- 网贷平台:初期可能通过短信、电话、APP弹窗等方式提醒;若长期不还,可能会转给外包催收公司,甚至采取上门、联系亲友等方式施压。
- 银行:流程较为规范,通常先发律师函、上报征信,之后才会走法律程序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部分网贷催收手段看起来“激烈”,但如果涉及暴力催收,是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的。
法律责任:银行卡逾期更容易被起诉
无论是网贷还是银行卡逾期,如果金额较大且拒不还款,都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但在司法实践中:
- 银行卡逾期:银行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具备更强的法律追诉能力,一旦进入诉讼阶段,胜诉率极高,甚至可能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网贷逾期:很多平台出于成本考虑,并不会轻易起诉,尤其是小额债务,但如果确实构成恶意拖欠,同样可以依法追责。
也就是说,银行卡逾期更容易引发实质性法律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处理方式:协商难度有差异
对于已经逾期的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能不能协商还款。
- 网贷平台:一般比较容易协商,尤其是一些小平台,有时可以分期、减免部分利息或延长还款期限。
- 银行:协商门槛高,政策严格,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银行信用卡可以申请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停息挂账),最长可分5年。
如果你已经逾期,建议尽早与债权人沟通,争取达成新的还款计划,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建议参考:逾期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应对
- 优先处理银行卡逾期:因为它直接影响征信和法律风险。
- 不要逃避催收电话:积极沟通有助于达成协商方案。
- 警惕非法催收行为:如有恐吓、骚扰等情况,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 理性对待网贷产品:不要盲目借贷,量力而行才是王道。
- 保持良好消费习惯:建立科学的财务规划,避免陷入债务危机。
相关法条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
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不得暴力催收。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
网贷逾期和银行卡逾期并不一样,前者多属民间借贷,后者是正规金融产品,两者在征信影响、催收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无论哪种逾期,都会对你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面对债务问题,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理性应对,积极沟通,切勿逃避。
记住一句话:逾期不是终点,解决才是关键,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思路,走出困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人了解正确的债务处理知识。
网贷逾期和银行卡逾期一样吗?这5个区别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