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得以到底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

深入解析“得以”的真正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得以”这个词出现在各种场合,尤其是在法律文书、合同条款或官方文件中。“因甲方及时履行义务,乙方得以顺利进场施工。”这时候,“得以”似乎不只是简单的“能够”,而多了一层因果关系的意味。

“得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和“可以”、“能够”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得以到底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得以”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通过某种条件或行为而实现某种结果”,它的核心在于强调结果的实现是基于某个前提条件的存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结果可能就不会发生。

在法律语言中,“得以”常常用于表达一种合法性的依据或者权利义务的实现过程。

“根据本协议约定,乙方得以行使解除权。”

这句话的意思是,乙方之所以能够解除合同,是因为有协议作为依据,而不是随意为之,这就体现了“得以”所承载的合法性与因果性双重属性

再举一个例子:

“由于甲方按时付款,乙方得以按期完成工程。”

这里的“得以”不仅表达了乙方完成了工程这一事实,还隐含了完成的前提——甲方按时付款,这种用法在法律文书中非常常见,目的是为了明确责任归属和因果链条。

总结一下:

“得以”不是单纯的“可以”或“能够”,而是强调某件事情得以实现,是有其特定前提或依据的,尤其在法律领域,它往往体现出行为的正当性和程序的合法性。


建议参考:如何正确使用“得以”

在写作或法律实务中使用“得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滥用:不要将“得以”当作“可以”的替代词随便使用,要确保它前面有一个明确的前提条件。
  2. 注重逻辑结构:“得以”通常连接的是原因与结果,因此在句子中应有清晰的因果关系。
  3. 适合正式语境:虽然“得以”在口语中不常出现,但在法律、公文、学术等正式文本中使用得当会显得更专业。

举个反面例子:

❌ “我今天早上起床后,得以去上班。”

这句话听起来很别扭,因为“起床”并不是“去上班”的特殊前提,这里用“得以”就显得多余且不合逻辑。

正确示例:

✅ “由于公司提供了培训机会,员工得以提升职业技能。”

这样使用既合语法,又符合逻辑。


相关法条参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得以”多次出现在关于权利行使与合同履行的相关条款中,体现出其法律效力和严谨性。

  •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另一方得以解除合同。”

    这里的“得以”表明了解除合同的权利存在前提(对方违约+催告无效),并非随意解除。

  • 《民法典》第六百零七条规定:

    “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有关标的物的单证和资料的,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买受人仍得以要求出卖人履行交付义务。”

    同样地,此处“得以”强调了买受人提出要求的权利基础。

这些条款都说明:“得以”不仅仅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它在法律条文中承担着界定权利边界、确立法律责任的重要作用。


“得以”虽看似普通,但它的使用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和法律思维,无论是在法律文件还是日常写作中,理解并准确使用“得以”,不仅能提升语言的专业性,也能让表达更加精准有力。

关键词点睛:“得以” ≠ “可以”,它是带有前提条件的结果实现方式,尤其在法律语境中,体现的是行为的正当性和因果链条。

如果你希望写出更具说服力、逻辑严密的文字,那就从认真对待每一个像“得以”这样的词语开始吧!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实用法律知识与写作技巧

得以到底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17652.html

标签:法律

得以到底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的相关文章

控诉是什么意思?揭开法律语境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控诉是什么意思?揭开法律语境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受害者对嫌疑人进行了当庭控诉”,或者在电视剧中看角色怒吼着说:“我要控诉!”那你知道,“控诉”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它和我们常说“举报”、“投诉”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在法律世界里非常关键的词汇:控诉。 控诉基本定从字面上看,“控”控制、掌控的意...

形态是什么?法律语境下我们如何理解形态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形态是什么法律语境下我们如何理解形态这个词的真实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犯罪形态”、“企业组织形态”、“合同形态”汇,但有没有认真思考过——“形态”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不同语境下的法律内涵又有什么区别? “形态”一看似简单,但在法律领域中却极具深度和层次概念。不同的法律体系、条背景、司法实践,都会对“形态”赋予不同解释...

要求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要求的真正含义你知道吗?

要求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要求的真含义你知道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我对有一要求”、“公司对员工有几点要求”话,但当我们把“要求”这个词放在法律语境中,它的含义远不止简单命令或请求那简单。 “要求是什么意思?”不仅仅个词语解释问题,更涉及权利务、法律责任乃至行为边界重要概念。 从字面到法律:“要...

不免是什么意思?一文讲清这个词的真实含义与法律语境中的用法

不免是什么意思?一文讲清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法律语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或看“不免”这个词。“虽然他努力控制情绪,但不免有些失落。”又或者在正式文件中出现:“因证据不足,院不免驳回起诉。” “不免”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难免”有什么区别?在法律文书或正式场合中,这个词又该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看似简单却常被误用的词...

发放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你真的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吗?

发放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你真的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吗

在日常生活和法律实践中,“发放”频繁出现的词汇,比如政府发放补贴、公司发放工资、银行发放贷款……但有没有认想过:“发放是什么意思?”它究竟包哪些法律含义?为什么在不同场景,“发放”会承载不同权利务关系? “发放”核心含义是指“将某种物品、资金或权益由一方交付给另一方行为”。...

提请是什么意思?法律中提请一词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

提请是什么意思法律中提请一词的真实含义你知道吗

“提请”基本含义从字面上理解,“提请”提出并请求”的意思,通常用于一主体向另一具有决定权或审批权机关、组织或人提交某一事项,并请求其进行审议、批准或裁决,种行为在法律和行政体系中尤为常见,是实现程序正和权力分工重要体现。 举简单例子:某地人民代表大会准备通过一项地方性规,...

现势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现势是什么意思法律语境下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现势”这个词,尤其在一些新闻报、政府文件或者法律文书里,但很多人可能只听过,却并不清楚它的含义。现势是什么意思?它又在法律或政策层面扮演着怎样角色呢? “现势”基本定从字面来看,“现”即现在、当前,“势”则指形势、趋势。“现势”合起来就当前...

恶意是什么意思?揭开法律语境中的真实含义

意是什么意思?揭开法律语境的真实含义

从字面到法律:恶意的双重理解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恶”通常指的是人心怀不良、故做出伤害他人或破坏规则行为,比如在网络评论中辱骂他人、散布谣言,甚至在商业合作中蓄违约,些都可能被认定为“带有恶”。 但在法律语境下,“恶的含义远不止如此简单。 在民中,恶往往指当事人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