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到底是什么?一文带你彻底搞懂它的来龙去脉!
在当前的医药流通体系中,“两票制”这个词频频出现在政策文件、行业会议和媒体报道中,很多人听到这个名词时一头雾水,不知道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会对药品价格、医院采购甚至老百姓买药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就来揭开“两票制”的神秘面纱,从定义、实施背景到现实意义,一次性讲清楚。
什么是“两票制”?
所谓“两票制”,是指在药品从生产企业向医疗机构销售的过程中,整个流通环节只能开具两次增值税发票,也就是说:
- 第一张发票是由药品生产企业开给一级经销商(通常是大型配送企业);
- 第二张发票是由一级经销商开给最终使用单位——比如医院、药店等。
就是压缩中间环节,减少层层加价,让药品价格更透明、更合理。
为什么要推行“两票制”?
这项制度最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提出,并于201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目的是解决长期以来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多票乱价”问题。
过去,药品从厂家出厂后,经过多个代理商、批发商层层转卖,每一道中间环节都要加价,导致终端价格虚高,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开发票、伪造购销链条等方式逃税洗钱,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两票制的推出,就是为了堵住这些漏洞,净化流通环境,降低药品价格,保障患者用药负担不被不合理地加重。
实施“两票制”带来的变化
- 药品价格更透明:减少了中间加价环节,使药品价格回归真实成本。
- 税收监管更严格:每一笔交易都有明确的票据记录,便于税务部门追踪核查。
- 医药企业转型加速:许多中小型代理商因无法适应新模式而退出市场,推动了行业整合。
- 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更加规范:医院必须查验药品来源是否符合“两票制”要求,杜绝“三无”药品流入。
建议与参考:企业和个人应如何应对?
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要加快建立自己的配送体系,或者与合规的一级经销商合作,确保产品能顺利进入医院。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要严格执行“两票制”审核流程,查验药品来源票据是否齐全,防止违规药品进入临床。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虽然可能不会直接感受到这一制度的存在,但长期来看,两票制有助于降低药品价格,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相关法律依据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13号)
- 《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国医改办发〔2016〕4号)
这些文件明确规定了“两票制”的适用范围、执行标准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是各地推进该制度的重要政策依据。
“两票制”不是一项孤立的政策,而是我国深化医改、打击药品流通乱象、保障民生福祉的重要一环。它通过对药品流通链条的规范管理,有效遏制了虚高定价、偷税漏税等乱象,为实现“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缓解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论是企业还是公众,理解并支持“两票制”的推行,都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一步,未来的医药行业将更加规范、高效,我们每个人也都将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受益者。
两票制到底是什么?一文带你彻底搞懂它的来龙去脉!,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