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最多能取多少?这几点你必须知道!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住房公积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多人在买房、租房甚至离职时都会想到动用这笔“专属储蓄”,但问题来了:公积金最多能取多少?是不是想提多少就能提多少呢?
关于公积金提取的额度和次数,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明确的规定限制,不同用途、不同情形下,提取金额也会有所不同。
正常购房提取,最高可全额提取
如果你是用于购买自住住房,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余额,包括首付款和贷款还款部分,通常情况下:
- 一次性付款购房:可以凭购房合同、发票等材料,申请一次性全额提取;
- 按揭贷款购房:可以定期(如每月、每季度)提取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每次提取金额不能超过当期应还本息总额。
也就是说,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你的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几乎是可以全部拿出来使用的,前提是用途合法合规。
租房提取,每年有上限
对于没有购房能力或者尚未购房的年轻人来说,租房是最常见的选择,国家支持将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但每年的提取额度是有上限的。
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地,职工本人及配偶无房且租房居住的,每人每年提取限额为1.5万元至2万元不等,具体标准以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规定为准。
退休、出境定居或离职,可全额销户提取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出境定居;
-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离职后未再就业满一定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申请销户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全部余额,包括本金和利息。
其他用途,提取有限制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取公积金,
- 大修自住住房;
- 治疗重大疾病;
- 建造、翻建自有住房等。
这些提取行为虽然政策上允许,但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且提取额度一般不能超过实际支出费用,也不能随意多提。
建议参考:提前准备材料,合理规划使用
在准备提取公积金前,建议你:
- 提前了解所在地的公积金政策,不同城市差异较大;
- 准备好所有必要的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房产证、购房合同、租赁合同等;
- 根据自身需求规划提取节奏,避免一次性提取过多影响后续使用;
- 关注政策变化,近年来多地已放宽提取条件,按月冲还贷”“租房提取提高额度”等,及时利用新政红利。
相关法律依据(节选):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公积金不是一笔小数目,用好了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住房压力,但它的提取并不是“想取就取”,而是要符合特定条件并遵守相关规定,无论是购房、租房、还是退休提取,都要做到依法依规、合理规划。
下次你在考虑“公积金最多能取多少”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我属于哪一类提取情形?我准备好了哪些材料?我能提多少才最划算?
只有把这些问题理清楚,才能真正让这笔“沉睡的资金”为你服务,发挥最大价值!
如需了解更多公积金相关政策,欢迎留言或私信咨询,我们将持续为你解读最新动态。
公积金最多能取多少?这几点你必须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