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正文内容

利息4.8厘是多少?听起来不高,其实大有讲究!

合飞律师1个月前 (07-05)综合8

你是不是也经常在贷款、理财、买房时听到“利息4.8厘”这样的说法?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陌生,又好像很常见,那么问题来了——利息4.8厘到底是多少呢?真的像字面上那么简单吗?

别急,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厘”是什么意思?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厘”不是利率单位,而是一个计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千分之一。

  • 1厘 = 0.1%
  • 8厘 = 0.48%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这个0.48%,是按月利率还是年利率计算的?

这就直接影响到你最终要还多少钱!

8厘到底怎么算?

我们分两种情况来看:

如果是月利率4.8厘(也就是0.48%):

那年利率就是:

48% × 12个月 =76%

也就是说,如果你借了10万元,按照月利率4.8厘来算,一年下来你要支付的利息是:

10万 × 5.76% =5760元

是不是比你想的高很多?

如果是年利率4.8厘(0.48%):

那实际年利息就是:

10万 × 0.48% =480元

这看起来就非常低了,几乎等于银行活期存款利息水平。

所以重点来了:厘数前面一定要问清楚是月还是年,否则很容易被误导!

为什么会有“厘”的说法?

在中国传统金融术语中,“厘”曾经是民间借贷和早期银行常用的说法,尤其是在农村或非正式金融场合,使用频率较高,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虽然官方已经逐渐改用百分比、小数点表达方式,但在一些地方性贷款、信用卡分期、消费金融等场景中,“厘”仍然被广泛使用。

小心“低息陷阱”

现在不少贷款广告会打着“利息只要4.8厘起”,听起来好像很低,但不明确说明是月还是年,甚至隐藏其他费用(如服务费、管理费、违约金等),这种做法容易让借款人误判成本,陷入“看似便宜实则昂贵”的贷款陷阱。

建议大家在看到“厘”作为单位时,第一时间确认以下三点:

  1. 是月利率还是年利率?
  2. 是否还有其他附加费用?
  3. 实际年化利率是多少?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考虑贷款或者理财,遇到类似“利息4.8厘”的说法,请务必:

核实计息周期(月/年)
换算成年化利率以便对比不同产品
了解是否有额外费用
查看合同条款细节,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损失

如果对方含糊其辞,不愿明确回答,那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相关法条参考

  1.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贷款人应当将借款利率如实告知借款人,不得隐瞒或者虚报。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包括价格、收费标准、利率等。

  3. 《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7〕29号):

    要求所有贷款产品必须明示年化利率,禁止使用模糊表述误导消费者。


利息4.8厘是多少?答案是:可能是5.76%的年利率,也可能只是0.48%,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我们在面对贷款、理财、投资等涉及金钱的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数字,更要看清背后的实质内容。厘清每一个“厘”,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财务命运。

下次再听到“4.8厘”这个说法,记得多问一句:“这是月利率还是年利率?”这样才不会被数字蒙蔽双眼。

利息4.8厘是多少?听起来不高,其实大有讲究!,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199578.html

利息4.8厘是多少?听起来不高,其实大有讲究!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