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婚前许诺怎么办才能离婚
婆婆婚前许诺,如果没有证据证明,离婚时很难得到法律支持。那么,婆婆婚前许诺怎么办才能离婚呢?
婆婆在婚前对儿媳做出一些承诺,可能是出于善意,也可能是出于某种目的。如果婆婆的承诺涉及到夫妻双方婚后的财产、住房等重大事项,并且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那么在离婚时,儿媳可以以此作为分割财产、争取权益的依据。
举证责任
如果要以婆婆婚前许诺作为离婚时的主张,儿媳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婆婆确实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并且承诺的内容具体明确。可以提供的证据包括:
录音录像:婆婆做出承诺时的录音录像是最有力的证据。
书面协议:婆婆亲笔签字的书面协议,也具有较强的证明力。
证人证言:当时在场的证人可以出庭作证,证实婆婆做出了承诺。
承诺内容
婆婆婚前许诺的内容是否有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下几种情况的承诺,通常不会得到法律支持:
违反法律规定:婆婆承诺的财产分割方式违反法律规定,例如夫妻婚前财产约定,婚后不能再进行分割。
超出婆婆权力范围:婆婆无权处分儿子的婚后财产,因此她的承诺超出其权力范围,无效。
缺乏明确性:婆婆的承诺过于模糊笼统,无法确定具体的内容和意思,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
诉讼途径
如果婆婆婚前许诺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儿媳在离婚时只能通过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
协商分割财产:与丈夫协商,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适当考虑婆婆婚前许诺的影响。
争取子女抚养权:婆婆婚前许诺的内容涉及子女抚养,儿媳可以在离婚诉讼中提出争取子女抚养权。
要求损害赔偿:如果婆婆的婚前许诺给儿媳造成了损失,儿媳可以向婆婆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