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交通事故赔偿过低怎么办
退役军人作为国家重要力量,在保家卫国中作出巨大贡献。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退役军人造成严重创伤和经济损失。遗憾的是,当前现有的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对退役军人而言偏低,无法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那么,退役军人交通事故赔偿过低怎么办?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提供相关解决方案。
一、退役军人交通事故赔偿过低的原因
1. 现行赔偿标准滞后: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制定于多年前,未及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导致赔偿金额偏低。
2. 特殊津贴计算不合理:退役军人因交通事故致残后,其特殊津贴计算方式与普通公民不同,这导致退役军人获得的经济赔偿低于普通人群。
3. 伤残等级评定困难:退役军人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往往较为困难,评定标准不统一,导致部分退役军人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4. 维权成本过高:退役军人在维权过程中,往往面临取证难、诉讼费高昂等问题,致使维权成本过高,影响其合法权益的保障。
二、如何提高退役军人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1. 完善赔偿标准:及时修订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提高赔偿额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变化。
2. 合理计算特殊津贴:制定科学合理的特殊津贴计算方式,保障退役军人与普通公民获得同等水平的经济赔偿。
3. 统一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建立统一的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由专业机构负责评定,保障评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4. 减免维权成本: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或其他维权支持,减免维权成本,保障其维权途径的畅通。
三、退役军人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
除了物质赔偿外,退役军人交通事故还可能造成精神损害。根据《民法典》规定,精神损害应当赔偿,其赔偿标准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和过错方的侵害程度予以确定。对于退役军人,其精神损害赔偿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 军人职业造成的特殊心理创伤:退役军人在参军期间历经各种磨难和危险,其心理承受能力高于常人。交通事故带来的心理创伤对退役军人来说更为严重。
2. 荣誉受损:退役军人是国家荣誉的象征,交通事故可能对其荣誉造成损害,影响其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3. 担惊受怕、精神痛苦:交通事故会给退役军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的担惊受怕和精神痛苦,这需要得到应有的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额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确定。退役军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主张自身的精神损害赔偿。
保障退役军人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公平合理,是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赔偿过低的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完善赔偿标准、合理计算津贴、统一伤残评定、减免维权成本等措施,切实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应充分考虑退役军人的特殊身份和职业特点,给予合理的赔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