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开?党员干部被双开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日常接触的新闻中,经常能看到一些落马官员被“双开”的消息。“什么是双开?”这听起来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其实涉及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和国家监察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
“双开”到底是什么?
“双开”,是指对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同时给予党纪开除处分和政务开除处分,就是既被开除出党,也被开除公职。
这种处分通常适用于那些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或国家法律法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旦被“双开”,不仅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也可能面临进一步的司法追责。
为什么会有“双开”制度?
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党员干部不仅要遵守国家法律,还要接受更加严格的党内监督和纪律约束,当一个人既是党员又是公务员时,他的行为就受到双重规范:
- 党纪处分:由纪检监察机关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出;
- 政务处分:由监察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进行。
如果行为极其恶劣,达到了严重违纪甚至涉嫌犯罪的程度,组织上就会采取最严厉的处理方式——双开。
被“双开”后会怎样?
- 失去公职身份:被政务开除后,不再具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不能再领取工资福利。
- 党籍被取消:被开除党籍后,将无法再以党员身份参与任何党内事务。
- 影响未来职业发展:即使日后重新就业,也将因曾经的“双开”记录而受到限制。
- 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如涉及贪污受贿、职务侵占等刑事犯罪,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典型案例中的“双开”情形
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通报“双开”案例,例如某地市委书记因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被“双开”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类案件向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谁触碰红线谁就要付出代价。
建议参考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双开”不是遥远的名词,而是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建议大家:
- 加强党性修养,严守政治纪律;
- 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 遇到问题主动向组织说明,争取宽大处理,避免错上加错。
廉洁自律,是每一位公职人员最基本的职业底线。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条、第三十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第八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五条
-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六条、第十四条
这些法律文件明确了党纪和政务处分的具体适用情形与程序,为“双开”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双开”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处分结果,它代表着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涯彻底终结,也折射出党和国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反腐败斗争的决心。“什么是双开?”这个问题的答案背后,是对纪律的敬畏、对权力的制约、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才能走稳人生每一步。
什么是双开?党员干部被双开意味着什么?,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