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按照什么基数交
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缴纳基数的确定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原则。
一般来说,缴纳基数是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具体而言,这个平均工资包括了职工在一个年度内所有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总和,然后除以 12 个月得出月平均工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基数存在上下限。下限通常是按照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以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上限则是为了避免一些高收入群体缴纳过高的金额,一般也会设定一个限制值。
对于新入职的职工,其缴纳基数通常按照首月的工资来确定。如果职工的工资在上下限范围内,就按照实际工资作为缴纳基数;如果工资低于下限,则按下限作为基数;如果工资高于上限,则按上限作为基数。
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缴纳基数的确定和调整有一些特殊规定和政策。企业在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准确计算和申报缴纳基数,以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缴纳基数的确定对于职工的社保待遇和公积金权益有着重要的影响,职工也应该关注和了解自己的缴纳情况,及时核实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四十四条
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
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