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账户被别人骗走去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
一、对公账户被别人骗走去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
将对公账户提供给他人用于诈骗,极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这一行为涉嫌多种:
一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若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即构成本罪。提供对公账户供他人进行诈骗操作,属于为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行为,达到入罪标准便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如果在提供账户时,与诈骗行为人存在共同的诈骗故意,事先通谋,共同策划实施诈骗行为,那么就构成诈骗罪的,需按照诈骗罪的相关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判断是否构成犯罪,需结合具体情形,如是否明知对方用于诈骗、提供账户后的获利情况、参与程度等综合认定。一旦被认定构成犯罪,将面临相应刑事处罚,所以,发现对公账户被他人骗去用于诈骗,应及时报警并配合调查,以降低自身法律风险。
二、诈骗分子如何诈骗儿童
诈骗分子诈骗儿童的常见手段如下:
一是伪装熟人诱骗。诈骗分子会假冒孩子父母的朋友、同事等,以受孩子父母委托来接孩子为由,取得孩子信任后将其骗走。
二是利用物质诱惑。通常携带糖果、玩具等儿童喜爱的物品,以赠送这些东西为诱饵,吸引孩子跟自己走,骗离安全区域。
三是设置求助陷阱。编造诸如自己迷路、受伤需要帮助等虚假借口,让孩子帮忙带路或到指定地点,借机实施诈骗。
四是网络游戏诱导。通过网络游戏与孩子建立联系,获取孩子信任后,诱导孩子透露,甚至哄骗孩子离家见面。
五是社交软件诈骗。在社交平台上与孩子交流,伪装成同龄人或对孩子有吸引力的角色,逐渐深入了解孩子情况后实施诈骗手段。
家长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提高儿童的防范意识,警惕这些常见的诈骗手段。
三、前夫诈骗罪前妻怎么规避风险
若前夫涉嫌诈骗罪,前妻可从以下方面规避风险:
首先,财产方面。要清晰区分个人财产与。倘若存在共同财产尚未分割,应尽快通过合法途径完成分割,明确财产归属,避免因财产界限不清,导致自己财产被错误牵连。若有证据表明某些财产为个人或婚后明确约定的个人财产,要妥善保存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财产协议等。
其次,债务方面。对于前夫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债务,若能证明该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自己未共同举债、事后未追认,根据法律规定,可不认定为。要保留好能证明债务用途与自己无关的证据,例如前夫借款时的注明用途为个人事务,或相关资金流向与家庭生活无关等。
最后,配合司法调查。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提供所知信息,协助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以便准确认定责任,避免因自身不配合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是关于对公账户被别人骗走去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