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诈骗罪的金额
一、怎么认定诈骗罪的金额
认定诈骗罪的金额,主要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具体如下:
一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是对于多次实施诈骗行为的,诈骗数额应累计计算。即把每次诈骗行为涉及的金额相加,以确定总的诈骗金额。
三是在具体案件中,还需考虑诈骗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等因素。例如,诈骗行为导致被害人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无法周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在认定诈骗金额时也会予以综合考量,以确保对诈骗行为的惩处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诈骗罪立案条件有哪些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立案条件主要如下:
一是主体方面,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二是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例如,行为人为了获取他人财物,故意编造虚假信息诱导他人上当受骗。
三是客体方面,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一些诈骗行为可能会使被害人的财产遭受损失。
四是客观方面,实施了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且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根据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额标准。
三、未成年涉及诈骗怎么处理
未成年人涉及诈骗的处理,需根据其年龄及诈骗情节等因素综合判定:
一是年龄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因其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承担刑事责任,一般责令其家长或者加以管教,必要时,依法进行专门矫治。
二是已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诈骗行为,通常也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诈骗数额巨大等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是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负刑事责任,但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诈骗金额、手段、是否退赃退赔等情节。比如诈骗数额较大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未成年人则会在此基础上从轻或减轻处罚。
同时,无论是否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都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以上是关于怎么认定诈骗罪的金额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公平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