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网络诈骗750元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未成年网络诈骗750元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网络诈骗750元,通常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的入罪标准一般要达到数额较大。在多数地区,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750元未达到此标准,不构成诈骗罪。
不过,刑事责任的判定还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有关。不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仅对特定的八种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网络诈骗不在其中。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虽然该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会面临。同时,其监护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二、网络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是多少
在福州,网络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标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司法解释,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也就是说,在福州,网络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及以上,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追诉。不过,具体到某些特殊情形,即便诈骗金额未达三千元,也可能立案。例如,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或者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也应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会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是否立案,除考虑金额,还会综合行为人的作案手段、造成后果等因素。
三、有哪些常见形式,判多少年
合同诈骗常见形式如下:
1.虚构事实:诈骗者编造不存在的单位或项目,如虚构一家大型企业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
2.隐瞒真相:隐瞒自身履约能力或货物真实情况。比如本身无货可供,却与他人签订供货合同收取货款。
3.假冒身份:假冒知名企业或有影响力人物,以其名义签订合同行骗。
4.先履行小额合同:诱使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之后骗取更大数额财物。
5.收受财物后逃匿:拿到对方货款、货物等后消失不见。
关于合同诈骗罪的量刑: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具体的量刑会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
以上是关于未成年网络诈骗750元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公平法务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