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坐牢也要工作吗
一、诈骗犯坐牢也要工作吗
诈骗犯在坐牢期间通常需要参加劳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有劳动能力的罪犯,都要参加劳动。监狱组织罪犯劳动,既是改造罪犯的需要,也能使罪犯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为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就业谋生创造条件。
监狱会根据罪犯的个人情况,合理组织劳动。劳动项目多样,包括农业、工业等,例如在农场种植作物,在工厂从事简单的手工加工或机械操作等。劳动时间一般遵循国家有关劳动工时的规定,同时,监狱会保障罪犯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罪犯参加劳动还会获得相应报酬。这既能体现对罪犯劳动价值的肯定,也可用于改善他们在狱内的生活,培养其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经济意识。不过,若罪犯因身体等原因确实无法劳动,监狱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安排,不强迫其参加劳动。
二、诈骗犯坐牢后还还钱吗
诈骗犯坐牢后仍需还钱。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从法律规定看,依据相关法律,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也就是说,即使诈骗犯因被判处刑罚投入监狱服刑,其对受害人的赔偿义务并不因刑罚而消灭。
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先进行刑事诉讼,对诈骗犯定罪量刑。同时,受害人可以通过附带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诈骗犯返还被骗取的财物。在判决时,会明确诈骗犯的退赔金额。在执行阶段,若诈骗犯有个人财产,会用其财产进行退赔。若服刑期间有合法收入,也可用于履行赔偿义务。如果诈骗犯暂时无力偿还,在其有偿还能力后,受害人仍可要求其继续偿还。所以,诈骗犯坐牢后还钱的责任不能免除。
三、诈骗共犯如何判的
诈骗共犯判缓刑需同时满足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
实质条件上,依据规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宣告缓刑。对于诈骗共犯,法院会综合考量其在犯罪中所起作用、参与程度、获利情况等判定犯罪情节。比如,若仅起辅助或次要作用,参与程度低、获利少,犯罪情节可能较轻。悔罪表现包括、立功、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
形式条件方面,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实质条件应当宣告缓刑。
不过,若诈骗共犯为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则不能适用缓刑。最终能否判缓刑,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结合全案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
以上是关于诈骗犯坐牢也要工作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