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诈骗罪一般判几年
一、职务诈骗罪一般判几年
职务诈骗并非严格法律术语,司法实践中可能涉及罪、诈骗罪等。不同罪名量刑有所不同。

若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若构成职务侵占罪,、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具体量刑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悔罪表现、退赃退赔等多方面因素。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作出公正合理判决。
二、招转培如何定性为诈骗
招转培若符合以下情况,可定性为诈骗:
其一,虚构事实。招聘方故意编造不存在或虚假的工作岗位、薪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信息吸引求职者。比如声称有大量高端岗位,但实际上岗位根本不存在;或者承诺极高的薪资福利,入职后却完全不符。
其二,隐瞒关键信息。故意隐瞒培训的高额费用、培训质量低下、培训后无法兑现就业承诺等情况。像不告知求职者培训需缴纳高额费用,或隐瞒培训结束后不会安排对口工作的事实。
其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招聘方收取高额培训费用后,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或者培训内容与承诺严重不符,导致求职者遭受经济损失。例如收取费用后,培训师资差、课程内容陈旧,无法帮助求职者提升就业能力。
其四,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求职者基于招聘方的虚假信息,误以为能获得理想工作,从而陷入错误认识,缴纳培训费用。
当招转培行为满足上述特征,致使求职者遭受经济损失,就可能构成诈骗犯罪,求职者可收集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权益。
三、招工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招工诈骗通常涉及诈骗罪,其立案标准如下: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公安机关一般会予以立案追诉。不过,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在招工诈骗案件中,常见情形有以招工为名,收取报名费、、培训费等费用后逃匿;或者承诺安排工作却未兑现,骗取求职者财物等。只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招工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就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若诈骗数额接近“数额较大”标准,具有组织、指挥电信犯罪团伙等情形的,也应当立案追诉。
以上是关于职务诈骗罪一般判几年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