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逾期1年,利息到底该怎么算?
大家好,我是张律师,一名从业15年的资深律师,专攻金融借贷纠纷,每天,我的办公室里都会挤满焦虑的客户,他们总问同一个问题:“张律师,我借款逾期一年了,利息怎么算?会不会被高利贷坑死?”我就用大白话,从专业角度帮你拆解这个问题,别担心,我会用真实案例和实战经验,让你一分钟搞懂核心要点。借款逾期利息的计算,绝不是简单的“本金×利率”,而是受法律严格约束的复杂过程,咱们一步步来,保证你读完后心里有底!
想象一下:老王去年借了10万元做生意,约定年利率8%,结果生意黄了,逾期一年没还,债主追上门,说利息滚到了天价,老王慌了,跑来问我:“张律师,这利息到底咋算?是不是得翻倍?”我拍拍他的肩,先稳住他——逾期利息的计算,核心看三点:合同约定、法律上限和逾期时间。

咱们得扒一扒法律底子。《民法典》是老大,它规定:借款逾期后,利息包括两部分——正常利息和罚息,正常利息就是你合同里写的年利率,比如8%,但逾期了,债权人可以加收罚息,这可不是乱来的!罚息利率不能超过合同利率的30%,且总利率上限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举个栗子:当前LPR是3.45%,4倍就是13.8%,如果合同利率是8%,加上罚息后,最高不能超13.8%,否则,就是高利贷,法院直接打回原形!
那具体怎么算逾期1年的利息呢?公式很简单:逾期利息 = 本金 × 逾期利率 × 逾期时间,但这里头有猫腻:逾期利率=合同利率 + 罚息利率,假设老王的10万元借款,合同利率8%,罚息按上限加30%(即8%×1.3=10.4%),逾期1年,计算如下:
- 正常利息:10万 × 8% × 1年 = 8000元
- 罚息:10万 × (10.4% - 8%) × 1年 = 2400元
- 总逾期利息:8000 + 2400 = 10400元
看到没?老王只需多付2400元罚息,不是翻倍!但如果债主瞎算成20%,那就是违法——老王可以直接告上法院。
但等等,现实更复杂,有些债主玩“复利陷阱”,说利息再生利息。我强调:除非合同白纸黑字写了“复利”,否则法律一律不支持,民法典第676条说了,利息不能滚利息,避免雪球越滚越大,老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赶紧收集证据,我帮他一告一个准。
别忘了逾期时间的影响。逾期1年是个关键点——超过1年,债权人可能主张更高赔偿,但利率上限不变,实践中,我见过太多案子:借款人拖久了,利息堆成山,最后房子都被拍卖,我的忠告是:别拖!逾期越久,法律风险越大。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朋友正面临逾期问题,我作为老律师,给点接地气的建议:
- 赶紧对账:别听债主一面之词,自己算算利息是否超LPR4倍(当前13.8%),如果高了,协商降息——法律是你的靠山。
- 书面协商:主动联系债权人,写个还款协议,明确利息重算,录音或微信记录当证据,防翻脸不认账。
- 找律师介入:复杂案子别硬扛,花点小钱咨询专业人士,逾期超1年可能涉及诉讼时效,早处理早安心。
协商优先,法律兜底——别让小事变大坑!
相关法条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以下是核心条款(我精简了,方便你理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6条:借款利息不得预先扣除,借款人逾期还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民法典》第580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履行,但利息计算需合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订)第25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LPR的4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 《合同法》第207条(已被民法典吸收):逾期利息的罚息,一般不超过合同利率的30%。
这些法条,我在法庭上天天用——它们像盾牌,保护你不被高利贷吞噬。
好了,咱们收个尾!借款逾期1年利息怎么算?核心就一句:看合同、守上限、别复利,法律不是摆设——它帮你把利息“锁死”在合理范围,老王的故事就是个教训:拖一年,多付两千四;拖更久,可能倾家荡产。遇事别慌,算清账、早行动,我是张律师,专注帮百姓解法律难题,如果你有类似困惑,欢迎留言——我保证,下次见面,让你笑着走出办公室!
(本文由张律师原创分享,禁止转载,数据更新至2023年,LPR请以央行官网为准。)
借款逾期1年,利息到底该怎么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