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网贷逾期未还款,另一方真的要背锅吗?
最近有个朋友找我聊天,语气里满是焦虑:“我老公借了网贷,现在逾期了,催收电话天天打到我手机上,还说我也有责任要还钱……我真的得替他还吗?”
这其实是个很典型的问题——夫妻一方网贷逾期未还款,另一方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不讲法条堆砌,只说大白话,帮你理清思路、守住底线。
先说结论:不一定!
不是所有夫妻一方欠的钱,另一方都得还,关键看这笔钱是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丈夫偷偷在网上借了5万块,拿去打赏主播、买游戏装备,妻子完全不知情,也没花过这笔钱,那这笔债务大概率属于个人债务,妻子不需要承担。
但如果是丈夫借了3万块,说是给孩子交学费、家里装修、或者还房贷,妻子也知情甚至参与决策,那这笔钱就很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这时候,即便借条上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另一方也可能要一起还。
核心在于“用途”和“知情”,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主要看三点:
借款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
比如买房、看病、孩子教育、家庭日常开销等,属于“共同用途”。另一方是否知情并同意?
即便没签字,但如果事后认可、转账记录显示共同使用,也可能被认定为“默许”。借款金额是否明显超出家庭正常开支?
比如月收入1万的家庭,突然借了50万,又没合理用途,法院会高度怀疑是个人债务。
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网贷平台催收时,常常会骚扰配偶,甚至威胁说“夫妻共同债务必须还”,这是典型的施压手段。
你记住,催收人员说的不等于法律认定。没有法律依据的催收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你可以明确告知对方:“这笔债务我不知情,也未用于家庭生活,不属于共同债务,请停止对我骚扰。”
如果对方继续骚扰、爆通讯录、发恐吓短信,保留证据,直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法律站在你这边。
建议参考:
如果你发现自己配偶有网贷逾期情况,建议立即采取以下几步:
- 查清借款用途:翻记录、问清楚这笔钱到底用在哪了。
- 保留证据:银行流水、聊天记录、证人证言,证明你不知情或未受益。
- 避免事后追认:不要轻易帮对方还款,否则可能被视为“认可债务”。
- 必要时咨询律师:如果金额大或催收严重,尽早寻求专业法律帮助,避免被动。
- 考虑财产隔离:长期信任破裂的情况下,可通过婚内财产协议等方式明确责任边界。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应当举证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
小编总结:
夫妻一方网贷逾期未还款,另一方不是天然的“还款人”,法律保护的是合理责任,而不是无底线的连带。
关键在于——钱花在哪了?你知不知道?有没有受益?
别被催收的恐吓话术吓住,也别因感情心软盲目替还。守住自己的法律边界,才是对婚姻和财产最大的负责。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扰,别沉默,也别硬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毕竟,法律的意义,不只是判对错,更是给普通人撑腰的底气。
夫妻一方网贷逾期未还款,另一方真的要背锅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