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起诉,法院把案子发到当地调解,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都是同一个问题:“我网贷逾期了,突然收到法院通知说案子已经转到当地调解中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不用还钱了?会不会直接上征信?我该怎么办?”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个明明白白。
“被起诉”这个动作,说明债权人(比如某网贷平台或其委托的金融机构)已经正式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你偿还逾期的本金、利息、违约金等。
但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收到的不是“开庭传票”,而是“诉前调解通知”?
这说明,法院还没有正式立案审理,而是先走了一个诉前调解程序。
那什么是诉前调解呢?就是法院在正式开庭前,把案件委托给当地的调解组织(比如街道调解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让双方坐下来谈一谈,看看能不能和平解决纠纷。
这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法院压力,也给债务人一个“缓冲期”——毕竟打官司伤感情,还费时间、费钱。
案子被发到当地调解,并不等于你被“判了”或者“定罪”了,而是你还有机会协商解决。
但千万不能误以为这是“缓兵之计”就置之不理。
如果你不去参加调解,或者调解失败,法院会立刻立案,进入正式诉讼程序,到时候可能面临冻结银行卡、列入失信名单,甚至被强制执行。
那调解阶段,你能做什么?
第一,主动参与,别逃避。
很多人一看到“法院”两个字就慌了,干脆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结果错过了调解时间,直接被认定为“拒不配合”,后续对你非常不利。
第二,准备材料,坦诚沟通。
带上你的借款合同、还款记录、收入证明、困难情况说明(比如失业、生病等),向调解员如实陈述你的经济状况。
很多调解员其实是站在中立角度,帮双方寻找一个都能接受的方案,比如分期还款、减免部分罚息、延长还款期限等。
第三,如果达成协议,一定要签书面调解书。
这份调解书一旦经法院司法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
只要你按约定还钱,对方就不能再起诉你,也不会影响征信(除非你后续又违约)。
✅ 给你的三点建议参考:
- 别再幻想“拖着就没事”—— 网贷逾期不是小事,尤其被起诉后,法律程序一旦启动,越拖对你越不利。
- 抓住调解这个“黄金窗口期”—— 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解决债务问题,避免上法庭、上征信、被强制执行。
- 实在还不上,也要“有态度”—— 即使暂时无力全额还款,也可以提出分期方案,表现出积极还款的诚意,这在法律和情理上都会为你加分。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
明确推动“诉前调解”机制,对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优先引导调解。《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
网贷逾期被起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选择沉默和逃避。
当案子被发到当地调解中心,其实是法律给你的一次“温柔提醒”:
“你还有一线机会,坐下来好好谈。”
别把调解当成走过场,它可能是你避免更大损失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动面对、理性沟通、拿出诚意,往往能换来一个更体面的解决方案。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的人,但一定会追究逃避责任的人。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焦虑,而是行动。
—— 你欠的不是平台,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网贷逾期被起诉,法院把案子发到当地调解,到底意味着什么?,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