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是什么意思?一文讲透你必须知道的税务常识
个税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有没有在发工资时发现,到账金额总是比工资条上显示的“应发工资”少一些?那“消失”的部分,很可能就是被扣掉的个人所得税(简称个税)。
个税是什么意思呢?个人所得税就是国家依法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只要你有收入,就可能需要缴纳个税。
个税的征税对象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甚至偶然所得(比如中奖、中彩)也属于个税范畴。
个税是怎么计算的?我们到底要交多少?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就是说,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收入是综合计税,按月或按年累计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举个例子:
你每个月工资是15000元,社保公积金扣除2000元,再减去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就是8000元,根据税率表,适用10%的税率,最终应纳税额为:
(15000 - 2000 - 5000)× 10% - 速算扣除数210 = 590元
个税的计算并不是简单的“工资 × 税率”,而是要综合考虑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多方面因素。
个税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你了解吗?
很多人以为“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其实这是基本减除费用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几项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包括:
这些扣除项目每年都可以申报,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可以有效降低税负。
个税改革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个税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特别是2018年的新个税法实施后,引入了“累计预扣法”和“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标志着个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与分类结合”的转型。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让个税更公平、更合理、更有温度,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同时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
不申报个税会怎么样?
有些人觉得“反正没人知道我有收入”,于是不申报、不缴税,这种做法风险极大。
根据《税收征管法》,偷税漏税一经查实,不仅需要补缴税款,还可能面临罚款、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近年来,税务机关通过大数据、银行流水比对等手段,对个税监管越来越严格。
尤其在明星、网红、自由职业者等领域,个税问题已经成为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工薪族,建议每年按时完成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申报,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合理节税。
如果你是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或者有多项收入来源,建议提前做好税务规划,必要时咨询专业税务顾问或律师。
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是个税年度汇算清缴时间,不要错过退税或补税的机会。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标准和申报方式。
个税是什么意思?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了解个税、申报个税、合理节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也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全民纳税”的时代,掌握个税知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的贡献,别再觉得个税离你很远,它其实就在你的工资条、银行账户、甚至朋友圈里悄悄发生着影响。
个税是什么意思?一文讲透你必须知道的税务常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