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劳动仲裁需要请律师吗(劳动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

我们知道,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一般都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也可以作为执行依据。那么劳动仲裁受理时间法律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仲裁受理时间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规定: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仲裁申请。对于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有可能不受理未经过仲裁裁决或者没有拿到仲裁办不予受理通知书的劳动纠纷案件。

(二)在决定受理仲裁申请和开庭之间存在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副本和被申请人递交答辩状这两个程序,在此期间被申请人可以行使答辩的权利。如果被申请人未在期间进行答辩的,也可以在仲裁开庭时口头答辩。

(三)仲裁委员会应该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发现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二、劳动仲裁审理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劳动纠纷仲裁程序,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纠纷案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根据我国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劳动争议仲裁要经过以下程序:

(一)当事人申请

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二)审查受理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受案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诉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符合要求;申诉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等。对申诉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告知申诉人予以补充。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应在7日内审批并作出决定。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知申诉人,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诉人,并告知其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决定不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申诉人。

(三)仲裁前的准备

1、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7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楚,案件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进行。

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

3、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审阅当事人的申诉书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对于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

(四)仲裁审理

1、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4日前,将列有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许可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作缺庭裁决。

2、先行调解。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接受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仲裁。

3、开庭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申诉、申辩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及被诉人的答辩;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对仲裁庭难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作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延期裁决。

4、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庭作出仲裁裁决后,应当制作仲裁裁决书。仲裁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自裁决作出之日起7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行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

5、仲裁期限。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案;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后方可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对于请示待批、工伤鉴定、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仲裁活动、以及其他妨碍仲裁办案进行的客观情况,应视为仲裁时效中止,并需报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意。仲裁时效中止不记入仲裁办案时效内。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劳动仲裁需要请律师吗就先说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多名专业律师一定会为您答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60248.html

劳动仲裁需要请律师吗(劳动仲裁前置的法律规定)的相关文章

老婆请律师起诉离婚我要请律师吗(老婆请律师起诉离婚我要请律师吗怎么办)

老婆请律师起诉离婚我要请律师吗(老婆请律师起诉离婚我要请律师吗怎么办)

老婆要请律师起诉离婚,自己也需要请律师吗? 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很多人会面对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否需要请律师来处理离婚事宜。如果你老婆已经决定请律师起诉离婚,那么你是否也应该请律师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答案,但考虑到离婚过程中涉及的法律程序、财产分配、抚养权问题等,合理的法律建议能够帮助你更好...

工伤赔偿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依据(劳动仲裁为什么要前置程序)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依据是《劳动法》中有关规定,明确说明了对于劳动争议处理情况,应当首先经劳动仲裁处理,如果可以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就不需要起诉处理,无协商一致再进行起诉处理。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依据是什么?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

工伤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工伤认劳动仲裁的前置程序)

处理工伤事故的前置程序不是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情况下,你应该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先申工伤认。被认为工伤是享受工伤待遇基本求。用人单位未及时申工伤认定的,职工及其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可以申工伤认。 处理工伤的前置程序是劳动仲裁吗? 处理工伤的前置程序不是劳动仲裁需要先申工伤认...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有必要吗(劳动仲裁为什么是前置程序)

劳动仲裁的作用是恰当,可以减轻人民工作压力。劳动仲裁相当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用。劳动仲裁结束后,如果当事人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前置的作用是什么?仲裁前置原则适用对发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用,减轻人民院工作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劳动争...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是什么(劳动仲裁为什么是前置程序)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规定某些类型案件属于劳动仲裁前置程序。为了缓和这样一种双方关系,我们也想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矛盾。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再打官司。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规定是什么?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规定是有些类型案件是属于劳动仲裁前置的。 (一)为了缓和双方当事人对立...

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前置条件(劳动仲裁前置需要什么条件)

如果将劳动争议提交院,必须首先提起劳动仲裁,这也是劳动仲裁程序的前提条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此时应提交仲裁书,说明仲裁事项。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是什么? 1、劳动仲裁前置,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劳动争议,先申请劳动仲裁;...

请劳动仲裁公司方必须要律师吗(仲裁委员会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去维护自己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离职劳动仲裁需要请律师吗,劳动仲裁必须本人去吗的法律知识,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离职劳动仲裁需要请律师吗简单的劳动争议,不...

金融借款纠纷仲裁前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金融借款纠纷仲裁前置小编导语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日益复杂,金融借款纠纷逐渐成为法律领域议题。纠纷产生往往涉及借贷双方权利与义务、合同履行、违约责任等多个方面。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纠纷,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仲裁前置的概念在金融借款纠纷中逐渐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