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后的协议怎么写(签订工伤赔偿协议注意事项)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注意事项包括赔偿项目是否明确、意思表达是否明晰、是否应有工伤认定书 、赔偿标准、赔偿期限、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那么工伤赔偿协议注意事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工伤赔偿协议注意事项: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工伤事故争议也属于劳动争议,对于工伤事故的损害赔偿,法律同样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一方面体现了民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诉讼或仲裁的成本。
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伤事故赔偿协议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协议签订前是否有申请工伤认定。
通过工伤事故赔偿协议解决纠纷前,应当先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进行工伤认定的目的是对该起事故定性,明确该起事故双方的权利义务。
2、协议签订前是否有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将直接影响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及赔偿标准,故在签订赔偿协议时,如果职工的劳动能力受到影响,那么就应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职工应得的赔偿金额。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工伤认定书为前提,劳动能力鉴定的目的是明确赔偿金额的标准,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八级伤残为10 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劳动者未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无法评估伤残等级,此时赔偿协议中的赔偿金额的确定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另外,如果劳动者本人坚持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那就不能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待遇。
3、关于赔偿的项目范围
赔偿协议中对赔偿项目的约定是否明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至第四十三条对工伤保险待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待遇);护理费;职工因工致残享受的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因工死亡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若还有上述未提及之项目应当由双方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尽量避免模糊与歧义。另外,劳动者如果对计算标准不明确,可向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咨询,确定双方约定的赔偿数额是否公平合理,避免将来再因赔偿数额发生纠纷。
二、工伤理赔协议书怎么写?
工伤理赔协议书应当写明:当事人的信息、工伤事故的情况、造成的伤害情况、医疗救治情况、伤残鉴定情况、工伤赔偿情况以及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本文工伤赔偿后的协议怎么写就先说到这里了,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多名专业律师一定会为您答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